全國青少年校園網球特色學校基本標準 (試行)
- 2019-03-28 09:01:00
- 劉洋
- 原創 1372
根據加快發展校園網球的需要,為確保全國青少年校園網球特色學校遴選、建設工作規范有序開展,制定本標準。
一、組織領導
1.落實國家政策。學校高度重視體育和學生體質健康工作,按照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有關規定開展校園網球教學。
2.納入發展規劃。將校園網球納入學校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并嚴格執行。
3.健全工作機制。建立校長牽頭、學校有關部門共同參加的校園網球工作領導小組,具體指導本校校園網球工作的開展。
4.完善規章制度。學校制訂校園網球工作組織實施、招生、教學管理、課余訓練和競賽、運動安全防范、師資培訓、檢查督導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和工作制度并不斷完善。
二、條件保障
1.至少有一名網球專項體育教師。在核定編制總量內配齊體育教師,能滿足教學、訓練、競賽工作需求,至少配備一名網球專項體育教師。每年為網球專項體育教師提供一次以上網球教學專項培訓,定期開展網球教學研究,不斷提高教師教學技能。
2.充足的場地設施與器材。場地設施建設完備,小學應具備至少一個網球場地。場地設施、器械配備基本達到國家標準,網球基本教學訓練競賽器材數量充足,能滿足網球教學和訓練的需求并不斷得到補充。
3.落實體育教師待遇。體育教師開展體育教學、網球訓練和競賽以及大課間、課外活動應計入工作量,并與其他科目教師同工同酬。
4.經費保障充足。設立網球工作專項經費,納入學校年度經費預算,保證校園網球教學及班級、校內聯賽順利開展,積極參加校際等比賽。
三、教育教學
1.每周一節網球課。按照國家要求,開足開齊體育課,保證每名學生每周上不少于一節網球課,把網球作為體育課的必修內容。
2.課外提供網球專業指導和服務。將網球運動納入大課間或課外活動。為喜愛網球的學生在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中提供專業的指導和訓練。
3.建設校園網球文化。積極開展以網球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如網球操、小記者攝影和征文等)。通過教育行政部門許可的校園網球信息平臺,動態報道網球活動、交流工作經驗、展示特色成果。
四、訓練、競賽與考核
1.成立網球組織。學校建有校級男、女網球代表隊;小學三年級以上建有班級、年級代表隊。學校設立網球俱樂部或興趣小組,吸納有興趣的學生參與網球活動。學生基本達到全員參與網球運動。
2.開展科學訓練。以網球專項體育教師為骨干,制定系統、科學的網球訓練計劃,構建課內外、校內外相結合的校園網球教學訓練計劃。制定保障措施激勵學生不斷加強學習和訓練,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提高學生預防傷害與處理能力,并配備安全、醫療等應急方案。定期邀請校外專業網球教練員提供技術指導。
3.建立競賽制度。建設常態化課余網球競賽機制,不斷完善校內網球競賽體系。每學年組織班級內比賽、年級聯賽等賽事。在校內利用課后或節假日組織網球文化節、網球基本功大賽等活動,打造有吸引力的活動模式,使更多的小學生參與到網球運動中來。積極申請承辦本地校際校園網球賽事活動。
4.成立校網球隊。定期參加校際比賽,組建本校校隊參與省(市)地區主辦的校際聯賽,培養集體榮譽感。鼓勵有天賦、有潛力的學生參與校外網球訓練、培訓和比賽,并積極向上級校園網球特色學校及各級各類網球優秀運動隊輸送人才,為學生提高網球競技水平和運動能力創造條件。重視校園網球隊隊員的文化教育,制定相應的文化教育計劃,保證其文化成績達到同年級平均水平。
5.考核。加強對校園網球特色學校的全程管理。教育部和全國學校體育教育教學聯盟(網球項目)將通過實地抽查、網上調查、訪談等形式對校園網球特色學校的活動實施情況進行調研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