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教育局關于印發《青島市義務教育學段實驗學校建設方案》的通知
- 2020-07-28 16:28:00
- 劉洋
- 來源:http://edu.qingdao.gov.cn/n32561912/n32561915/200728103851383550.html
- 發證機關:青島市教育局
- 發文編號:青教通字[2020]61號
- 學段:小學,初中
- 政策發布日期:2020-07-28
- 無具體說明的有效期
青島市義務教育學段實驗學校建設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深入實施《青島市基礎教育擴優提質攻堅方案(2019-2022年)》,充分發揮實驗學校的改革、創新、實踐、示范、引領作用,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升全市教育教學質量,市教育局決定在全市義務教育學段全面推進實驗學校建設,現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加快教育強市建設,深化關鍵領域改革,激發學校辦學活力。辦好每一所學校,讓每一所家門口的學校都成為優質學校;教好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優秀學生,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目標任務
2020年在全市義務教育學段建設30所質量較高、特色鮮明、成果顯著、示范作用明顯的青島市級實驗學校,分別組成青島市小學實驗學校教育集團、青島市初中實驗學校教育集團和青島市九年一貫制實驗學校教育集團。逐步推動區(市)的市級實驗學校牽頭成立本區(市)級實驗學校教育集團。重點提升校長和教師教育教學理念、解決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后30%學生轉化動力不足等問題,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辦學質量。到2025年,青島市級實驗學校達到60所。
二、工作原則
(一)重點突破。立足義務教育學校整體發展,深化關鍵領域改革,實現重點突破,形成可復制推廣的經驗成果。突破新建學校、薄弱學校(含農村小規模學校)發展瓶頸,提升學校辦學水平。
(二)協同創新。市、區(市)兩級教育行政部門加強指導,部門之間加強合作,組建市、區(市)兩級實驗學校教育集團,探索形成協同創新的集團化運行機制。在三個市級實驗學校教育集團中各遴選一所學校作為基地校,將其打造成資源匯集、高端培訓、項目孵化、成果推廣、集團管理的綜合性平臺。
(三)輻射帶動。發揮實驗學校輻射帶動作用,建立常態化幫扶機制,指導薄弱學校在特色辦學、精致管理和品質立校上全面提升。
(四)借力發展。充分借鑒國內外教育改革經驗,借力專家團隊的指導,結合學校辦學實際,扎實開展各項實驗任務。
三、實驗內容
實驗學校承擔改革實驗任務,每三年為一周期,每一周期每所學校可選擇1-2項內容進行實驗,周期結束提報實驗成果。實驗內容既要立足解決當下教育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熱點、難點問題,又要著眼于未來教育發展,體現出實驗系列化、組織常態化、項目前瞻性、成果全局性。
(一)三全育人項目
完善德育工作體系,推進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推進思政課程改革創新,推進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加強德育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落實全員育人導師制;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規劃教育,廣泛開展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責任處室:思政德育處、教師工作處、家庭教育處)
(二)五育并舉項目
精準實施促進中小學學生全面發展“十個一”項目進課程、進家庭、進社區、進評價,培養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項目技能和習慣,形成學校、家庭、社區資源深度融合的良好育人環境。培養學生創新素養和學習能力,提升智育水平。探索特殊稟賦學生培養機制,建立學困生幫扶制度。推進作業改革,建立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長效機制。創新推進勞動教育,豐富校外課外勞動教育內涵,指導家庭勞動教育日常化,增強勞動教育評價實效性。(責任處室:體衛藝處、基礎教育處、家庭教育處、思政德育處、教科院)
(三)特色發展項目
深度挖掘海洋教育內涵,加強海洋教育校本課程特色化建設,與涉海高校開展聯合育人。加快智慧校園建設,探索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推進基于互聯網的教學創新;開發人工智能教育課程,開展人工智能教育。深入推進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探索青少年法治教育路徑方式。(責任處室:基礎教育處、法規處、教科院、教育裝備中心)
(四)精致管理項目
學校管理流程再造,建立頂格協調推進機制,形成閉環管理系統,實現任務到事,責任到人。在行政管理、隊伍管理、教學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規范有序,實施臺賬管理、清單管理、項目管理、精細管理。(責任處室:基礎教育處、有關處室)
(五)品質立校項目
提升辦學內涵,推動學校高品質、高質量發展。強化黨建統領作用,積極打造黨建品牌。立足學校傳統和實際,堅持“一校一策”“一校一品”,塑造特色校園文化,創建“陽光校園”。加強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完善學校內部治理體系,強化人文關懷,提升學校依法辦學、自主管理和科學治理水平。(責任處室:思政德育處、組織處、法規處)
(六)綜合素質評價項目
聚焦素質教育,建立科學、準確、高效、簡約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標準。創新評價技術和方法,提高綜合評價的信度和效度。推進綜合評價結果應用,促進育人方式變革。(責任處室:基礎教育處)
(七)教學改革項目
探索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型教學關系,變革教學組織形式,創新教學手段,改革學生評價方式。優化教學方式,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探索基于學科的課程綜合化教學,開展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責任處室:教科院)
(八)辦學模式改革項目
推進跨區域合作辦學和優質學校托管辦學,實現校際間優質資源和管理模式共享。推進小學、初中、高中一體化辦學,構建人才貫通培養體系。探索“飛地”開發,拓展辦學空間,擴大優質資源覆蓋范圍。創新家校合作機制,提高協同育人效果。(責任處室:基礎教育處、家庭教育處、教科院)
四、重點工作
(一)組織遴選申報
1.申報條件
實驗學校應具備辦學理念先進、改革創新意識強、學校發展潛力大等條件,符合區域內義務教育發展總體布局要求。基地校還應具備能夠滿足實驗集團運作的組織保障能力。實驗學校和基地校入選后,區(市)在經費、師資配備等方面能夠給予有效保障。
2.申報程序
學校申報。學校結合辦學理念、規劃、特色等自主選擇實驗主題,按照《青島市義務教育學段實驗學校建設方案》要求,將實驗方案、申報書(見附件1)、建設任務書(見附件2)提交各區(市)教體局。實驗方案包括實驗內容、目標、措施、步驟、預期成果等方面。
區(市)初審。區(市)教體局要組織專家對申報材料進行評審,選定青島市級實驗學校入選學校,將其材料上報市教育局。區(市)級實驗學校教育集團成員校和實驗內容由各區(市)自行確定,各區(市)要確保成員校布局合理,兼顧新建學校、薄弱學校(含農村小規模學校),確保每項實驗內容都有學校參加。
市級認定。市教育局在各區(市)初審基礎上,通過現場答辯、實地抽查等方式認定青島市級實驗學校,批復實驗方案和建設任務書。認定學校由市教育局統一加掛“青島市第?實驗小學” “青島市第?實驗初中”“青島第?實驗學校(九年一貫制)”的牌子,作為市級實驗學校加強統籌管理,原管理體制不變。未經市教育局認定的,不得加掛此類校牌。
(二)做好項目規劃
各市級實驗學校要以形成學校特色為目標,強化改革創新意識,統籌規劃,扎實推進。要將每個周期的實驗內容與學校三年(五年)發展規劃制定結合起來,明確具體發展目標和改革措施。要組成工作專班深入推進,通過干部教師的深度參與,鍛造干部教師隊伍。要建立課題研究支持制度,以科學理論為指導,系統化深入研究。要樹立成果意識,形成多形式、多層次的成果。要找準突破發展的切入點,制定時間表、路線圖,解決核心問題,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各市級實驗學校要發揮好帶頭示范作用,牽頭制定區(市)級實驗學校教育集團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協調推進教育集團的各項改革實驗任務,確保取得預期效果。(責任單位:基礎教育處、教科院,各區、市教體局)
(三)加強過程管理
1.加強清單管理。市教育局依據批復的建設任務書進行清單管理。各市級實驗學校要依據實驗方案和建設任務書,圍繞實驗重點任務,梳理“山頭”“碉堡”,形成項目清單,逐項明確目標要求、完成時限、分管領導和責任單位、人員,細化攻堅方案,確保按時完成建設任務。(責任單位:基礎教育處、有關處室,各區、市教體局)
2.加強過程監督。市教育局、各區(市)教體局要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專班,系統推進。市教育局負責組織、規劃、指導、檢查、監督市級實驗學校和區(市)級實驗學校教育集團的項目建設工作。各區(市)教體局負責制定本區(市)推進方案,出臺支持措施,及時協調、解決市級實驗學校和本區(市)實驗學校教育集團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市級實驗學校和區(市)實驗學校教育集團每年要將實驗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形成年度報告上報市教育局。(責任單位:基礎教育處、有關處室)
3.打造專家智庫。市、區(市)建立兩級專家智庫,聘請高校專家、學科領域專家等組建團隊,為推進實驗學校建設和實驗項目研究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現場指導。(責任單位:教科院、基礎教育處、體衛藝處、思政德育處、家庭教育處、安全管理處、法規處、教育裝備中心,各區、市教體局)
4.實行績效評價。市教育局組織專家每年對所有市級實驗學校和市、區(市)兩級實驗學校教育集團進行一輪考核評估;區(市)級實驗學校教育集團成員校由區(市)進行考核評估。對于不能通過考核評估的實驗學校和教育集團進行通報、整改。三年周期結束,進行總體績效評價。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對于總體績效評價不合格的學校,將取消其實驗學校資格。(責任單位:基礎教育處、教科院、有關處室)
(四)推動成果轉化
建立成果轉化孵化機制,通過專家團隊提前介入、頂層設計、資源推送、智力支持等方式,培育孵化實驗成果。建立成果標準化體系,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標準化成果。實施“種子計劃”,每所實驗學校的成果要在所在集團中推廣,并至少推廣到集團外1所同類學校;建立激勵機制,對成果轉化顯著的實驗學校將給予表彰獎勵。(責任單位:基礎教育處、教科院、有關處室,各區、市教體局)
五、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區(市)教育行政部門定期召開專門會議,研究推進實驗學校教育集團和實驗學校建設工作。加強部門協同,建立工作專班,形成促進發展的合力。健全配套政策,對實驗學校教育集團和實驗學校給予政策支持。(責任單位:基礎教育處、教科院、有關處室)
(二)加強政策保障。市、區(市)教育行政部門加大對實驗學校教育集團和實驗學校教育經費投入力度,設立專項資金,保障實驗改革項目順利實施。對提高教育質量成效顯著和發揮示范輻射作用突出的學校,要給予經費支持,并在年終考核中予以加分獎勵。制定并實施專題培訓計劃,不斷提高參與改革實驗的校長、教師的專業水平。實行集團管理的,有關保障措施按青島市教育局等四部門《關于推進中小學集團化辦學的意見》(青教通字〔2020〕1號)的規定執行。(責任單位:規劃財務處、基礎教育處、組織處、教師工作處,各區、市教體局)
(三)加強依法管理。市、區(市)實驗學校教育集團要制定章程,明確集團宗旨、主要任務、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參與各方權利義務等,章程經相關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后實施,保障集團依法運行。(責任單位:法規處、基礎教育處,各區、市教體局)
(四)加強宣傳推廣。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實驗學校教育集團、實驗學校要充分利用媒體、網絡、宣傳欄、校園廣播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實驗學校建設成果,引導學生、家長、教師及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擴大實驗學校影響力,提升教育形象,營造社會各方面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辦公室、基教處,各區、市教體局)